星光璀璨,爱满校园 ——特殊教育学校成功举办“冠军星光,点亮特需成长之路”公益梦想活动!
#日常工作 ·
星光璀璨,爱满校园 ——特殊教育学校成功举办“冠军星光,点亮特需成长之路”公益梦想活动!
5月15日,一个充满温暖与希望的日子,电白区特殊教育学校携手深圳市知恩公益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冠军基金、深圳市正浩慈善基金会等爱心单位,共同举办了“冠军星光,点亮特需成长之路”公益梦想活动。活动通过体育公益行动,推动适应性运动融入特校日常教学,助力特殊儿童身心发展与社会融合。让我们一同回顾这星光熠熠的一天!
清晨的阳光洒满校园,出席活动的各级领导、特邀嘉宾及运动员志愿者们陆续抵达现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完成签到流程,并领取学校精心准备的“星光礼包”。礼包内含定制纪念品、艺术手帕、知恩公益精心编纂的文集《特写的爱》及活动手册等,既承载着对参与者的诚挚欢迎,也传递着特殊儿童的艺术心声,为活动增添了一份温暖而独特的仪式感。
晨光启幕:活力与荣耀的交织
多方聚力,共筑星光。本次活动由茂名市电白区教育局指导,深圳市知恩公益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冠军基金联合主办,茂名市电白区特殊教育学校、深圳市正浩慈善基金会、电白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电白区残疾人联合会、电白区女企业家协会共同承办。特殊教育学校深感荣幸能成为这场公益行动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体育的力量,为特殊儿童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促进适应性运动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让每一颗“独特星辰”都能在爱的阳光下闪耀。
学生入场:自信登场,绽放光芒
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学校各班级学生以昂扬的姿态依次入场!国旗鼓号队率先亮相,铿锵的鼓点点燃全场热情;孩子们高举班牌、踏着自信的步伐,或整齐划一、或活泼灵动。他们中有的笑容如星光般璀璨,有的眼神坚毅如炬,有的蹦跳如快乐精灵……每一个班级的入场都赢得阵阵掌声。这一刻,他们用行动证明:成长无畏,未来可期!
嘉宾介绍:各界聚力,共筑希望
活动荣幸邀请到茂名市电白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任梁小江同志、茂名市电白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育局一级主任科员李泽军同志、茂名市电白区残联副理事长邓海瑜先生、深圳市知恩公益基金会创始人周道志先生、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冠军基金秘书长孙小峰先生等数十位领导、嘉宾及世界冠军代表。他们的到来为活动增添了温暖与力量,也彰显了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的关注与支持。
庄严时刻 奏唱国歌
全体人员肃立,面向国旗行注目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少先队员行队礼,师生与嘉宾共同唱响对祖国的热爱。这一刻,家国情怀与公益使命交融,激励我们以更坚定的信念投身特殊教育事业。
冠军亮相:榜样力量,点燃梦想
运动员志愿者们的登场使活动熠熠生辉!他们曾为国争光、披荆斩棘,今日带着荣光与爱心走进校园。他们以标志性的职业动作生动展现自我风采,孩子们欢呼雀跃,眼中绽放出无限憧憬与喜悦,体育精神与童真笑脸在此刻交织成最动人的星光。
寄语未来,共担使命
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薇同志向此次莅临现场的各级领导、深圳市知恩公益基金会、深圳市正浩慈善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冠军基金的爱心团队、各兄弟学校的领导及团队以及家长代表们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知恩公益创始人周道志先生首度亲临学校,王校长代表全校师生向周先生致以崇高敬意与诚挚谢意,感谢知恩公益基金会长期以来对学校师生的关爱。同时十分感恩深圳市正浩慈善基金会的慷慨捐赠。王薇校长系统梳理了学校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并以“以体育心、以动赋能”为核心展望适应性运动教学蓝图。
随后,深圳市知恩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小溪先生从公益生态视角出发,强调“跨界协作是特殊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引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冠军基金秘书长孙小峰先生结合特奥精神,提出“体育是打破偏见、重塑信心的社会处方”,活动中,孙小峰秘书长将一件由冠军运动员联合签名的纪念衫赠予王薇校长,衣上每一笔签名皆凝聚着对特需儿童的祝福与期待,以体育之名定格温暖,以公益之心见证星光熠熠的成长印记;茂名市电白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李泽军同志立足政策支持,呼吁“构建政府主导、公益补位、家校联动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三位嘉宾以行动赋能、心灵启迪与政策护航,用温暖与智慧编织特需儿童成长羽翼,每一份致辞皆是深情守护的注脚。
捐赠环节:善举如光,温暖长存
在全体师生热切的目光中,王薇校长缓步登台,郑重接过深圳市正浩慈善基金会与深圳市知恩公益基金会代表授予的捐赠牌匾。这两块沉甸甸的牌匾不仅承载着公益力量的支持,更象征着社会对特需儿童成长之路的坚定托举。每一笔善款、每一份物资都凝聚着爱心人士的关怀,这份温暖必将托起孩子们的梦想翅膀。
学生表演:星光舞台,自信飞扬
随后,孩子们用精彩的表演证明自己的无限潜力!啦啦操《活力星光》中,他们跟随音乐摇摆,曾经的“同手同脚”化为整齐的律动;轮滑表演《追风少年》里,他们如雏鹰展翅,跌倒后倔强爬起,用速度与平衡诠释无畏精神。掌声与喝彩声久久回荡,这是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
欢乐课堂,携手同行
上午的压轴环节是孩子们最期待的趣味运动会!运动员志愿者们化身“星光导师”,以精心设计的适应性运动课程开启特需儿童潜能——趣味化分层教学、耐心示范引导,孩子们在安全有序的游戏中绽放自信笑颜。教师们全程观摩专业干预技巧,记录创新教学方法。课程尾声,师生们簇拥着运动员志愿者们拍摄“星光全家福”,跃动的身影与飞扬的笑声,诠释着体育最本真的包容与平等。
活动:智慧碰撞,实践赋能
主题研讨:适应体育,创新特教
首先,华南师范大学李春晓教授以《从理念到转变:适应体育助力特殊儿童健康成长》为题,系统阐释“四位一体”生态模型——以学校为枢纽、教师为桥梁、家庭为基石、社会为支撑,构建全维度适应性运动支持体系,为特殊儿童身心发展提供科学路径。
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蒋建强老师通过教学案例揭示课堂低效现状,引入“适应体育”理念,强调根据身心障碍者需求个性化调整目标、环境及方法,以体育活动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和社交能力,并依托运动赛事扩展影响力,实现特殊教育与体育融合的深度实践,为我们解锁了全新视角,揭示个性化教学对特殊儿童社会融入的关键作用:“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差异不是障碍,而是定制化教育的起点。”
世界摔跤冠军洪雁女士则以“摔跤垫上的人生哲学”为主线,回溯带伤夺冠的亚锦赛鏖战、术后重返赛场的世界杯征程,将体育精神凝练为三盏明灯:“低谷时不灭的信念、极限前不退的毅力、平凡中不怠的坚持。”她向师生动情寄语:“人生赛场的金牌,是跌倒一万次后仍愿第一万零一次站起——这不仅是体育,更是生命的必修课。”
圆桌对话:公益助力,专家探讨
圆桌会议由冠军运动员黄雅玲女士主持。会议上,专家们、运动员志愿者们与特需儿童家长围绕“如何让特需孩子更好地参与体育课堂”展开讨论。专家从专业视角解析分层教学策略与辅具适配方案,家长分享居家运动干预经验及孩子心理需求;双方就“课程趣味化设计”“家校目标协同”“社会资源引入”等议题达成共识,强调通过科学评估定制个性化运动计划,以“小步渐进”原则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让体育课堂真正成为特需儿童融入社会的星光桥梁。
实操工作坊:以行践知,教学相长
最后的实操环节中,嘉宾与教师们来到学校操场,体验适应性运动教学方法。通过模拟课堂、互动游戏,老师们掌握了如何将体育与康复训练结合,为日常教学积累了宝贵经验。
尾声:星光不散场,未来皆可期
从晨光熹微到夕阳西下,这一天因爱与运动而意义非凡。感谢所有领导、嘉宾、运动员志愿者及家长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份善意、每一句鼓励,都为特殊儿童点亮了前行的星光。未来,我校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用适应性运动赋能成长,让每一颗“独特星辰”都能在属于自己的天空璀璨生辉!
星光为引,爱不止息;成长无畏,未来可期!
(供稿:电白区特殊教育学校)